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www.southcn.com/news/gdnews/nanyuedadi/200303110881.htm"
南方網訊耀華大街西關古屋歷經兩度整飾終于浮出水面,掃烏煙、畫草尾、女兒墻、青磚水刷石還有麻石大街,置身西關大屋街,時光如同倒流回清末民初時期。西關大屋盡管年久殘破,但古風古韻猶存。荔灣區在舊城改造中,采取修舊如舊的手法,濃墨重彩地重現建筑的滄桑歷史,力顯“古陳”風格;而對沒有什麼歷史故舊的危舊房,則完全清拆,取而代之建成社區小景和文化廣場,以綠色景觀豐富居民的視野。昨日(3月10日),記者從荔灣區獲悉,西關舊城改造將并行推進新陳兩種風格,既保留原始的西關特色建筑,同時使整個城區的面貌煥然一新。 西關古屋:厚古薄今營造歷史古舊 長120米的耀華大街是西關大屋最集中建筑和保護的地方之一,由于年代已久(最早的可追溯到清朝中期),相當部分房屋立面青磚破舊,屋檐花窗損壞,山花女兒墻脫落,極大影響了西關古屋原來的面目。此次耀華大街整飾分三類進行,其一對占主流的清末民初時期建筑,建筑立面風格猶存的,作為整飾重點,主要采取打磨水刷石、清洗污漬、修補墻面,維修門窗的工藝。由于經歷百年風雨的侵蝕,對墻面上涂抹的語錄、標語、油漆等,先進行水磨,還原本來面目;再對風化、破損的青磚墻,精心挑選水磨大青磚(東莞大青)逐一替換;恢復角門;重新裝飾正間檐口的女兒墻、屋頂則以掃烏煙、畫草尾作補足,修復西關民居的風格。對大面積嚴重損壞的墻面,采用青磚片貼面,力求建筑風格統一。 其次,民國后期的小洋樓式建筑風格,主要是水刷石飾面,夾雜著一些青磚飾面。為了忠實歷史時代特征,保持其原有風貌,整飾過程只對松脫剝離的飾面進行鏟除,采用原有的材質恢復原建筑風格。 此外,耀華大街還夾雜了部分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現代建筑,與西關古物風格不相協調,但由于拆除困難大,于是采用了淡化手法處理,如防盜門改用青磚古瓷的顏色油漆達成協調的色調。 荔灣區房管局稱,耀華大街的整治集中體現了危房改造、傳統建筑保護、改善舊城區環境相結合做法和政府、業主各出一點的投資方式。 和平社區:5000平米綠色廣場落腳家門口 荔灣舊城改造,不僅有復古,也有新潮,和平南社區內原有1300平方米的危舊房,是上個世紀50年代建的瓦蓋房,6排平房居住的是電力系統13個單位的員工。由于年久失修,這些房子早已殘破不堪,甚至出現裂痕,坐落在周圍的居民樓都面向這片瓦蓋房,嚴重影響室外觀景。 最近,結合區“大變”工程,荔灣利用拆除舊房的空地建成社區廣場,廣場設有舞臺,周邊配有綠化休閑椅,目標是建設成面積達到5000平方米的集社區文化、健身休閑于一體的居民活動地。 據悉,和平南社區危舊房改造將成為荔灣的樣板工程,在今后其他舊城改造中推廣,這也意味著更多的社區小景、文化廣場等環保型、人性化的設施將插入西關的社區,為老城的內街內巷營造一片綠色。(編輯:李美儀)
關鍵字標籤:老屋翻新設計師
|